用QQ咨询

 

翻一番,河南大豆种植面积为何会猛增?

信息来源:金水河客户端        作者:李运海         时间:2016/6/21

    今年我省秋粮种植结构发生新变化,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发生逆转。玉米结束连续14年持续增长势头,由连升变缩减。而大豆连年滑坡现象刹车,由连减变猛增。据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调查结果显示,玉米种植面积比上年缩减8.6%,大豆则猛增123.4%。

  2015年我省玉米种植面积超过500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500多万亩。依据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的调查结果推算,减少的玉米种植面积基本上改种成了大豆。

  种粮大户改种大豆多

  41岁的张震是永城市薛湖镇的种粮大户,原来是开出租车的,2014年流转土地400多亩,去年秋粮种的都是玉米,今年秋粮都改种成了大豆。他说:“因价格下滑,种玉米没赚钱。如今玉米短时期价格难有起色,所以今年改种成了大豆。”

  正阳县的罗军流转土地1000多亩,去年玉米、大豆各种一半,今年全部改种了大豆。他说:“玉米产量高,过去种玉米赚钱多。如今种大豆和种玉米的收益基本差不多,种大豆省时又省力,就全部改种大豆了。”

  永城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刘坤侠是当地研究大豆的专家。她说:“最近三年我们连续把种大豆收益与种玉米收益作对比,发现一亩地也就相差40元左右。去年玉米价格下滑后,大豆的比较效益就出来了。玉米是高肥高水作物,费时费工。种大豆上了底肥,中间不追肥,省时省力。”她分析说,这是农户弃玉米改种大豆的主要因素。

  调查中发现,单个小户基本上沿袭去年的种植习惯,很少改种,种粮大户是这次改种的主力军。对此,刘坤侠说:“大户种植面积大,对价格变动较敏感,改种的多。”

  改种大豆要因地制宜

  永城市侯岭乡是传统的大豆种植区,但2013年大规模土地流转后,大部分都改种成玉米,今年又大部分改种成了大豆。46岁的杨超杰参与了这一过程。他说:“土地流转后,种植大户多了,啥赚钱种啥,于是一夜之间变成了玉米地,今年又都变成了大豆。”他自己的300亩今年也改种成大豆。

  对此,永城市农业局种植科科长张蔷新说,粮食种植不能过分投机,要考虑到市场因素,也要因地制宜,根据土壤特点和气候特点,寻找适宜种植的秋粮作物。

  根据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的调查,改种大豆较多的地方分别是鄢陵、沈丘、淇县,以及漯河市的郾城区、南阳市的宛城区等地。其中,永城市是我省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县级区域,种植面积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多。但是,永城也不是到处都能种植大豆。永城市农业局局长张亚超说,这里明显呈现出市南区域种大豆、市北区域种玉米的特点。农业推广部门如今正在市北区域示范种植大豆。

  粮豆“间作套种”收益好

  今年5月,农业部罕见地印发了《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大豆种植面积要比现在增加4000万亩。

  对此,大豆专家、省农科院研究员梁慧珍说,国家粮食12年连增,其中玉米的贡献很大,库存量也很大。而大豆长期短缺,进口量很大,现有的产量难以满足国内需求。因此,今年玉米和大豆种植一减一增,反映了市场变化,也促使种植户按照市场要求加快调整种植结构。

  她透露,省农科院一直在与永城市进行院县合作,合作项目一是提高大豆的单产,二是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目前看合作比较成功,尤其是在玉米中间隔种大豆,既不影响玉米产量,又多了大豆产量,给农民带来较好的收益。

  永城市副市长梁廷振则说,玉米库存居高不下,大豆市场供不应求,农业供给侧改革任务艰巨。这要求我们,一方面逐步增加大豆种植面积,以满足市场需要;另一方面也要保持一定的玉米种植面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编辑: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