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密集上市的季节,葡萄正在抢占各大水果超市的重要位置。8月21日,记者在河南省第三届葡萄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了解到,目前,郑州已建成全国最大最全的葡萄品种资源圃,拥有1600多个品种,葡萄个头从零点几克到十几克均有。
提起葡萄,很多人会想到新疆。其实,河南也是全国的葡萄主产区之一。我省的葡萄栽培面积达55万余亩,年产量65万余吨,是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
“对于种植葡萄来说,河南的气候条件不占优势,但河南劳动力丰富,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加上栽培技术的提高,种出来的葡萄可以跟优势产区相媲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李民说,从2000年开始,全省种植葡萄面积提高,洛阳、开封、商丘民权都有万亩葡萄园,在郑州周围有上百家葡萄采摘园。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刘崇怀告诉记者,河南的葡萄在7月中上旬至11月份上市,持续时间长,其中,阳光玫瑰、红艳无核、郑艳无核等品种很受果农欢迎。目前,郑州果树研究所已建成全国最大最全的葡萄品种资源圃,拥有1600多个品种,从绿豆般大小,到比红枣大的葡萄品种都有,颜色也非常多样化。
在此次论坛上,有全省42家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参与,对葡萄生产转型进行分析指导,帮助农户从“从种什么卖什么”到“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的转变,打造农业供给新体系,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切实增加收入。
“最近几年,河南葡萄产业的发展与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形势息息相关。种植葡萄需要精细化操作,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种植蔬菜瓜果是最优选择。”刘崇怀说,河南的瓜果资源非常丰富,苹果、梨、葡萄、桃、大樱桃都是优势产业,也是提质增效的现代农业。相比之下,葡萄品种多、效益高、见效快且产业链长,也可以带动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在家门口就业。
(编辑: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