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找准定位着力打造创新高地
洛阳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局良好
2月8日,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洛阳北航科技园,园区负责人张琳正帮助去年全国双创大赛先进制造业总决赛一等奖获得者洛阳拓博尔铁路设备有限公司,加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洛阳地区高校的产学研对接。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不仅给科技园区带来了政策利好和发展新机遇,更加速了科技企业孵化、成长。”张琳表示。
去年5月,全省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召开后,洛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把自创区建设作为全市创新发展的龙头任务,科学编制规划,出台《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洛阳片区建设实施方案》。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自创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洛阳市找准定位,聚焦建设“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转型升级样板区、开放创新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新兴产业先导区”,确立以洛阳国家高新区为核心区的“一核三区”,确定产业主攻方向为“331”,即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电子信息“3个主导产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能源和生物医药“3个新兴产业”,科技服务业“1个特色产业”。
学习借鉴中关村、武汉东湖等先进经验,加快政策先行先试。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洛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对省“30条”意见进行落实的基础上,增加了地企合作、军民融合等洛阳特色方面的支持政策。初步构建了以现代创新体系为统领,以自创区建设、国家小微两创建设和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为支撑的“1+3+N”的政策体系。
洛阳市着力打通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军民企地对接转化、市场化运作和人才成长“四个通道”,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重点推动了清华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洛阳先进制造产业基地、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洛阳中科信息产业研究院等9家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共引进各类人才293名,“河洛英才计划”新引进“千人计划”白仲虎、“中原学者”田克恭等5个高端人才团队来洛创新创业;转移转化项目90项,孵化企业19家,初步形成“引进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形成一个产业”的局面。
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和建设研发平台,实施大中型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工程。去年,洛阳市新增省级创新龙头企业8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0余家。新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9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增至7家。
搭建高品质“双创”赛事平台,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和“2016(洛阳)直通硅谷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了国内外970个项目团队参赛,吸引了国内国际优质创新创业资源落户洛阳。
今年是全面推进洛阳片区建设的突破之年。洛阳市将着力优化自创区“一核三区”整体布局,实施现代创新体系八个重大专项共58个支撑项目,让现代创新体系在洛阳落地生根,建设最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
(编辑: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