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底,国务院正式发文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条消息一下子刷爆了郑州人的“朋友圈”,而黄河北岸的新乡同样欢呼雀跃、兴奋不已。
2016年,新乡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积极谋划,确立“借势航空港、共建大都市、承担大功能、形成大合力”的发展路子,借助区位、科技、山水、精神之优势,谋划确定了南部沿黄经济带、中心城区和北部太行山三大板块,全部面向郑州大都市开放,积极承担组合型大都市地区北部交通枢纽、大旅游大健康基地、郑州产业转移承接和生态屏障等功能。
2016年4月,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10月郑新融合发展写入省党代会报告、上升为全省战略,新乡借势郑州发展大势已成,新乡正和郑州越走越近。
南部沿黄经济带,近水楼台先得月
刚刚进入2017年,以深加工和销售酱肉卤制品为一体的河南九豫全食品有限公司,把工厂从洛阳整体搬迁到了原阳。
1月11日,在醇醇的卤肉香中,该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主要以超市联营和“九多肉多”品牌直营店销售为主,选择整体搬迁到原阳,就是看中了这里紧挨郑州,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介绍,这个项目一期投资1亿元,预计年底前可实现产值1.1亿元,缴税可超过1000万元,计划到2018年年底实现年收入超10亿元,缴税总额达8000万元。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家对商机最敏感,“九多肉多”落户原阳,显示出南部沿黄经济带板块作为对接郑州“桥头堡”的巨大影响力。
2016年,新乡市按照“项目50%以上来自郑州、功能50%以上为郑州配套”的标准,在平原示范区、原阳县、获嘉县、封丘县、新乡县等,建设培育一批郑新融合协作配套区,共命名了平原示范区印刷科技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原阳县金祥家具产业园、食品加工产业园、仓储物流园,获嘉县金获产业新城、涂料产业园、中原家居产业园,新乡县印海智谷产业园,封丘县郑州扶贫产业园等10个郑新融合协作配套区,承接郑州产业转移的平台建设已初具规模。
北部太行好风光,服务郑州大都市
上个世纪,辉县市五龙山遭到无序开发,被废弃后,留下的是3700亩千疮百孔的山体和荒沟。
常村镇依托五龙山的地理条件,启动五龙山响水河游览区建设项目,投资2.8亿元,已初步建成由欢乐世界、水上乐园、滑雪场、野生动物王国四大园区组成的综合性乡村旅游区,2016年前10个月接待游客8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丰收”。
把废弃的矿山和荒沟,变成弥足珍贵的旅游资源,五龙山响水河景区的成功运作,得益于新乡市着力发展太行山旅游健康文化体育产业带,搭上了北部太行山板块的“快车”。
“壮哉南太行,最美在新乡”,新乡市抢抓消费升级机遇,积极谋划建设太行山旅游健康文化体育产业带,推动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大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承担服务郑州组合型大都市地区乃至全省、全国旅游休闲健康等功能。
2016年,新乡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2%。
做强做大主城区,打造新的增长极
经过一年多的调研论证,2016年9月5日,新乡市召开大东区建设发展工作推进会,正式拉开大东区建设大幕。作为区域组团发展的“试验田”,新乡拟用15年时间,将大东区建成协同发展、功能复合、产城融合、辐射周边、生态宜居的城市组团示范区 和新乡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大东区位于新乡市中心城区东部区域,涉及5个行政区和6个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约63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约376平方公里,交通、产业、科教、人才等资源优势明显。
新乡市提出打破各自为政、本位主义,将“大东区”作为有机组合体,走点线面、组团式发展之路,一张蓝图绘到底,打造新的增长极,做强做大主城区,在中原城市群和大郑州都市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按照计划,至2030年,新乡大东区将被建设成协同发展、功能复合、产城融合、辐射周边、生态宜居的城市组团示范区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中原城市群和大郑州都市区建设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明显,带动新乡经济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东区,呼之欲出;精彩新乡,未来可期。
(编辑: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