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QQ咨询

 

茶与人生——专访“中原茶仙子”彭静

信息来源:河南经济观察网        作者:雷虹瑜 张婷 毋胜利         时间:2017/1/9


茶仙子:我就是一片茶叶,我要用生命去诠释它

622日,冒着似火的骄阳,在朋友的引荐下,笔者一行来到了中原茶仙子茶文化培训中心。尚未踏入门槛,袅袅乐音就已不绝于耳。屋内古木桌椅整洁雅致,古色古香而又典雅舒适。彭静一袭白裙,短发齐耳,笑语嫣然,果如仙子一般清丽脱俗。恍然间,我们仿佛置身于古代书院讲堂,心也随之变得安静。

“这是福鼎白茶,可以消热降火、消暑解毒,特别适合酷热天气下饮用。”彭静引我们进入茶室后,便静静的坐在那里,为我们泡茶。她的动作优雅娴熟,一举一动即成画,她的声音温和轻柔,让人不由随着她的节奏而安静下来,这样的女子,该是怎样的被生活温柔以待啊?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谈起彭静的人生经历,外人会感叹她的坎坷、会赞赏她的坚强,可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温柔不是泡在蜜罐里成长出的小鸟依人,而是如沸水洗礼之后的茶般外柔内刚。

彭静是河南信阳人,国家级高级茶艺技师·国家级高级评茶师·河南省茶叶协会副秘书长·中原茶仙子茶文化培训中心创始人·信阳师范学院茶学系客座教授·西安六如茶文化研究院讲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馆联盟秘书长。她似乎就是为茶而生。受父亲的影响,彭静自小以茶为伴,那满山茶园的清新,那沸水中或起伏翻腾或婀娜多姿的茶之舞让她痴迷。长大后的彭静全身心投入到了茶的世界里。她曾任信阳一家龙头茶企业的总经理,生活的美好似乎已经向从小单亲的她张开了热情的双臂。然而命运弄人,正是在此阶段,她的父亲突遇车祸离世,父亲的离世让她痛苦欲绝,在亲人和朋友们的眼中,那个曾经开朗、阳光、爱笑的彭静一度变得沉默、寡言,只是在谈到茶、谈到茶文化,她的双眼才焕发出往昔的光彩。如果说父亲的离去,让她从此没了依靠,那么茶则让她在怀念、追忆父亲的同时找到了自我。

在随后的时间里,彭静更加努力,丛山峻岭中,她游遍了全国各大茶山,只为一个信仰:“我一定要做一个有用的茶人,做自己喜欢的茶事业。”梅花香自苦寒来,名山大川的苦修终于让彭静有了证明自己的实力:第四届海峡两岸茶文化节上,彭静以皎若仙子的气质、灵动飘逸的茶艺表演,一举夺得最佳人气奖,中原“茶仙子”的雅号自此在茶艺界传播开来。

但彭静并未因此而自满,她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在茶文化这条道路上走的更高、更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心中的梦想,她游茶山、访名师;为寻知音,她四度追寻,四度落空。终于,在一次采访中,彭静与前来参加河南红茶鉴定会的林治先生不期而遇,这让彭静又惊又喜。彭静对茶的认知、在茶艺方面的天赋与造诣得到了林老师的肯定,二人一见如故,彭静也得以成为林治老师的入室弟子。

追随着林治先生,彭静又一次踏遍了中国的茶山,尝遍了所有的名茶。在得到林治老师教导的同时,她没有囿于老师的独家技艺,而是取众家精华,博众家之长,融于自己的茶艺之中。

2013年,彭静代表河南与云南、福建两省斗茶,她精彩绝伦的表演让现场观众惊为天人、叹为观止,会后,领队欣然手书“中原茶仙子”题赠彭静以示褒奖。201410月,在清华大学美术系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联合举办的“茶境第二届国际文化交流展”上,彭静主演的“东方美人”与由其主编的“牡丹红”茶艺表演大气华美,彰显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与会2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赞不绝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些成就是彭静学有所成,终成大器的最好证明。

泰戈尔曾说过“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与彭静聊天,你会发现她的一言一行中充满着对茶的炽爱和敬畏。彭静曾经因学生对茶的随意态度而生气,彭静曾有幸得“大红袍之父”陈德华先生所赠“大红袍”,事情源于她将其中一泡(约8g—12g,产自于世界上仅有的6棵大红袍母树)转赠给了自己的一位学生。但这位学生虽然知道它的价值,但却没有意识到它的珍贵性,当即就把它给泡了,更令彭静生气的是,他泡完茶之后,并没有用心去品味它。这位学生对茶的态度令她很生气:“这么珍贵的茶,你本该珍藏起来,或者与懂茶爱茶的人共同分享,却把它随意泡了,并且你还没有用心泡,这就是对它的一种破坏!你不珍惜他,它也不会珍惜你,你从中也不会有什么收获。”梅艳芳老师曾经说过他表演什么是什么,到后来,梅老师说他表演什么是什么,彭静对此深有感悟,她对我们说:“当我在冲茶、泡茶、表现茶时,其实就是在表现我自己,我—就是那片茶叶”。

2016年4月,彭静受邀参加第三届中国金坛雀舌茶道会。这是一场茶叶界的盛会,受邀人员均为国内最顶级的茶界专家和茶文化界的大咖。就在这次茶道会上彭静有幸结识了她景仰已久的中科院院士、茶学泰斗陈宗懋先生。众多茶界前辈的教诲让彭静受益匪浅。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科学与技艺的完美结合使得彭静对茶有了更高层次的认知。百尺杆头,又得进取,惊喜之余,不禁令人感慨:得此机缘,是技艺、是努力、是修为、是用心...?应该兼而有之吧!这也代表着彭静的付出在茶界得到更高层次的认可,标志着她在茶艺道路上又一大的飞跃。受邀出席此次盛会,于她,已是实至名归的一种自然。



有人说,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这大概是对彭静今昔最好的概括吧。勇于进取,千锤百炼,如今的她在经历了人生坎坷磨难之后,从容自若,恬静温柔。茶仙子之称,于她,名副其实。


茶文化:传播茶道文化是我一生的事业

彭静说,这些年来,她参加了大大小小上千场的茶事活动,无论成就多大,她的初衷一直是传播茶文化,复兴中国茶文化。越是了解茶文化,越是感到责任重大。她既是茶仙子,又是河南省茶叶协会的副秘书长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馆委员会秘书长,传播茶文化便是她的使命。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融汇了儒家的尚礼爱人、佛家的包容分享、道家的道法自然,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诸多精髓。早前,国人对茶文化并不重视,在很多人眼里,茶艺可有可无,彭静也曾对自己的信念动摇过。但是有一件事则坚定了彭静坚持传播茶文化的信念:她曾应邀在上海的一所小学里教小朋友茶艺,本身属于公益性质,但有一位小朋友的母亲特别反感,不想让孩子学。可是女儿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恰逢她过生日,这位小朋友在她妈妈过生日那天,用学习的茶艺,以中国传统礼仪方式,向母亲恭恭敬敬的敬了一杯“孝道”茶,祝妈妈生日快乐,这个礼物让这位母亲又惊喜又感动,自此改变了对茶艺的看法。这件事对彭静的触动很大,她说:“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是礼仪交往的媒介,也能传递孝道,滋润亲情,传播正能量。茶艺则是在茶道精神与美学理论指导下的茶事实践,是一门以茶为媒介的生活艺术。它包括艺茶的技能,品茶的艺术,以及茶人在茶事活动过程中沟通自然,内省自性,愉悦心灵·完善自我的心理体验。品茶不仅是味觉的享受,还是视觉的享受,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品茶不仅要品茶的色、香、味,韵还要品茶的器、境、意。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品茶之乐与享酒之欢异曲同工。”

茶市场:我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如今的彭静,在茶艺界声名远播。年仅27岁的她不仅身兼茶艺界数多要职,而且将自己的事业做的有声有色,她于2012年创办了中原茶仙子茶文化培训中心,相比于初创时期培训中心资金紧张,客户难求的情况,现在的中原茶仙子茶文化培训中心已经名声在外。彭静说:茶是世界上最文明·最健康·最富有诗意的饮料。中国茶艺分类的方法很多,以茶艺表现形式分类,茶艺可分为表演型茶艺·待客型茶艺·营销型茶艺·养生型茶艺四大类,以茶艺的表现主题内容分类,茶艺可分为宫廷茶艺·文士茶艺·民俗茶艺·宗教茶艺·外国茶艺及现代创新茶艺等六大类。我们针对不同的客户,开设不同的课程,因材施教。中原茶仙子茶文化培训中心具有陈容强大的师资队伍,既有全国著名的专家·教授·学者,又有实践经验丰富,业绩辉煌的企业家她们将最大限度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权威性。努力按照习总书记“品茶品味品人生”的教导,暨传授茶艺技能,又宣传中国茶道“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人文追求,为以茶构筑健康·诗意·时尚的生活新方式培养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很多公司的老板会派遣他们的工作人员来这里学习茶艺,也有很多大学生、家庭主妇等,他们都会来这里学习茶文化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在谈到当下茶市场的现状时,彭静说喜忧参半”。“喜的是茶市场充满着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喝茶、品茶返璞归真,放松心情,净化心灵,享受生活;忧的是这条路依然任重道远,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博大精深,但是国人对此的关注度并不高。当下的年轻人说起茶道,都会想到日本,众所周知,茶源于中国,但是在市场面前,日本的茶道宣传和推广力度要比中国大的多。我们国家一直秉承着低调谦和的理念,注重心和术的和谐统一,中国的茶道也一直都默默的存在着,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元素,象征着一种民族精神。

另外,由于现代人对茶文化疏于了解,存在着很多认知上的误区,比如:女性和小孩子不宜饮茶,茶只能用沸水冲泡等。其实茶可以分为清饮、调饮、药饮等方式,喝茶,有益于健康,一杯300ml的茶水的抗氧化元素相当于1.5瓶的红酒,相当于12瓶白葡萄酒,4个苹果,5只洋葱,7杯鲜橙汁,12杯啤酒,另外茶叶中还含有多种功能的药效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茶被称为“万病之药”,具有养生的功效,当然,茶不仅可以用沸水冲泡,也可以用凉水冲泡,这些常识误区说明国人对茶的认识远远不够。


最后是茶的品牌推广,拿河南的茶来说,信阳毛尖为代表,信阳毛尖的品牌影响力在省内还可以,但是在省外,在国外还远远不够;另外茶产品也跟上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开发出受大众欢迎的茶类产品,比如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茶饼干、茶饮片等等,这是茶叶市场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兆头和商机,但是市场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发,茶叶企业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自我宣传,我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南茶北销、国茶外销做出自己的贡献。

杯盏溢香说茶事,肃然起敬向茶仙。茶,于彭静,是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开培训班,不是目的,以艺传文,以艺宏道,传播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才是茶仙子的人生追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她的人生会因茶而更加精彩,茶也会因她而影响更多人的生活。也真诚的祝愿她早日从“中原茶仙子”成长为“中华茶仙子”,为中国茶艺、为中华茶文化的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网独家原创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作者出处,本网保留法律追诉的权利)